新闻详情

螺栓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

2
发表时间:2025-05-20 16:54

1. 材料弹塑性分析

  • 工程应力与真实应力

  • - 工程应力-应变用于小变形分析

  • - 塑性分析必须采用真实应力-应变关系

  • 仅对应力转换有以下假设

  • - 材料不可压缩

  • - 横截面应力均匀分布

  • 材料弹塑性三准则

  • 屈服准则

  • - 加载过程中,一旦材料的等效应力超过屈服应力,程序判定进入塑性状态,这是解决一个从弹性到塑性的过渡点问题

  • - 建立真实工况三轴应力状态与实验环境单轴应力状态之间等效关系

  • 强化准则

  • - 描述了初始屈服准则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加是怎样发展的

  • 流动准则

  • - 当构件发生塑性应变时,流动准则定义了应变方向,也就是说,流动准则可以描述在达到屈服后,在每一个荷载增量的作用下,塑性应变的各个分量是如何发展的

  • 屈服准则

  • - 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进入屈服的条件,建立实际工况应力 VS. 单轴实验应力映射关系

  • - 控制塑性变形开始阶段,在主应力空间通过屈服方程表示

  • - 常用屈服准则

  • - Tresca屈服准则

  • - Von Mises屈服准则

  • - Hill屈服准则

  • - Mohr Coulomb屈服准则

  • - Drucker Prager屈服准则

  • - Zienkiewicz Pande屈服准则

  • 屈服准则-Tresca屈服

  • - 最大剪应力达到一定数值,材料开始屈服

  • - 该模型与静水压力无关

  • - 在π平面为正六边形

  • - 如果

  • - 如果σ1,σ2,σ3大小不确定

  • - 其中τmax可由单向拉伸实验得到

  • 屈服准则-Mises屈服方程

  • - 单位体积材料形状变化比能

  • - 总应变U=体积变化位能Uv+形状变化位能Uf

  • - σs不能理解为屈服极限,而是对应温度、速率以及变形程度的流动应力

  • - 该应力不是名义应力,而应采用真实应力表示

  • 屈服准则-罗德实验

  • 实验方法

  • - 薄壁管承受轴向拉力及内压实验

  • 定义罗德参数 μd

  • -

  • 结论

  • - 当μσ=1时,两种屈服准则重合

  • - 当μσ=0时,两种屈服准则误差最大

  • - 钢、铜、镍金属与Mises准则符合度较好

  • 屈服准则-泰勒(Taylor)及奎乃(Quinney)实验

  • 实验方法

  • - 薄壁管承受轴向拉力及扭矩实验

  • 结论

  • - 钢、铜、镍材料薄壁筒,不同拉力与扭矩之比,实验结果仍与Mises准则符合度较好

  • 屈服准则-两种屈服准则比较

  • - 一般情况,韧性金属材料与Mises屈服符合度好

  • - 应力次序已知,Tresca屈服函数为线性,工程应用方便

  • - 定义,为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,则Mises准则可表述为

  • -

  • - 受拉压时 β=1,受纯剪时 β=1.154,两种准则差别最大

  • - 板料冲压成型仿真,通常取 β=1.1

  • 塑性强化准则

  • - 定义了材料进入塑性区后继屈服函数的形式

  • - 等向强化

  • - 随动强化

  • - 混合强化

  • - 按照塑性区采样点数量分类

  • - 双线性

  • - 多线性

  • 强化准则-各向同性强化

  • 屈服面在塑性流动期间均匀扩张

  • - 不同于各向同性屈服准则

  • - 后继屈服中,压缩阶段最大应力与拉伸阶段最大应力相同

  • - 等向强化通常应用于单调大应变比例加载,通常不适用于循环加载

  • 强化准则-线性随动强化

  • 后继屈服面在塑性流动期间等面积平移

  • - 适用与多数金属小应变循环加载

  • - 后继屈服压缩阶段与拉伸阶段应力增长梁相同(包辛格效应)

  • - 初始等向强化的材料在经历随动强化后,材料不在各向同性

  • 强化准则-WB环境常用强化准则

  • - 双线性等向强化

  • - 多线性等向强化

  • - 双线性随动强化

  • - 多线性随动强化

  • - 非线性随动强化

  • - Anand粘塑性模型

  • 强化准则-双线性强化模型

  • - 材料弹性模量

  • - 泊松比

  • - 屈服强度

  • - 强化段切线模量

  • 强化准则-多性强化模型

  • - 多组实验数据

  • - 塑性应变

  • - 总真应力

  • - 第一组实验数据

  • - 塑性应变=0

  • - 材料屈服应力

  • 强化准则-实验数据处理

  • 弹塑性模型可通过塑性应变与应力定义

  • ε_true^plastic=真实塑性应变 ε_true^total=真实总应变

  • σtrue=真实总应力 E=材料弹性模量

2.材料蠕变分析

  • 材料蠕变-概述

  • 螺栓结构由于时间效应产生松弛

  • 晶体材料(如金属),蠕变机理与空隙的扩散和位错运动有关

  • - 点缺陷-空隙

  • - 形成与所施加应力方向垂直的晶界

  • - 空隙由高集中区向低集中区运动

  • - 低应力(通常高温环境)状态下发生扩散流动

  • 线缺陷-晶粒位错

  • - 位错运动(攀升、滑动、偏移)在高应力状态被激活

  • - 中温环境可发生

  • 晶界滑移-独立导致蠕变变形

  • 材料蠕变-基本理论

  • 蠕变与结构应力/应变/时间/温度等因素相关,蠕变应变率方程为

  • f1~f4具体形式与蠕变计算模型相关

  • - 通常通过不同应变速率、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材料拉伸实验确定蠕变参数

  • - 各向同行材料,Von Mises方程用以计算等效应力

  • - 蠕变应变率方程使用等效应变

  • 材料蠕变-蠕变失效三个阶段

  • 阶段一-蠕变发生阶段

  • - 应变增长率大,蠕变发展迅速

  • - 发展时间短

  • 阶段二-蠕变发展阶段

  • - 蠕变发展平缓,常蠕变率

  • - 占蠕变失效绝大部分时间

  • 阶段三-材料失效阶段

  • - 蠕变发展迅速,直至材料失效断裂

  • - 发展迅速

  • 蠕变失效分析关心第一、第二阶段

  • 材料蠕变-时间强化与应变强化

  • 时间强化

  • - 蠕变率仅与从蠕变开始时间相关

  • - 下图所示,计算蠕变率

  • - 同一时刻

  • - σ1→σ2

  • 应变强化

  • - 假设蠕变率仅与当前应变相关

  • - 右图所示,计算蠕变率

  • - 恒定应变

  • - σ1→σ2

  • 材料蠕变-显式蠕变模型

  • - 采用欧拉向前法进行蠕变演化计算

  • - 蠕变率仅与从蠕变开始时间相关

  • - 每一时间步,应变率采用该时间步初始值

  • - 需要很小的时间步长保证精度

  • - ε ̇_cr=f(σ^t,ε^t,T^t+∆t,…)

  • 含塑性变形的蠕变分析

  • - 首先进行塑性修正

  • - 蠕变修正

  • - 两种修正在不同的应力条件

  • - 精度较差

  • 材料蠕变-隐式蠕变模型

  • 采用欧拉向后积分法进行蠕变演化计算

  • - 无条件稳定

  • - 时间步长较大(比较显式蠕变模型)

  • - ε ̇_cr=f(σ^t+∆t,ε^t+∆t,T^t+∆t,…)

  • 隐式蠕变考虑率无关塑性变形

  • - 塑性修正与蠕变修正同时进行

  • - 精度较显式高

  • - 时间步长合适

  • - 精确捕捉路径

  • - ANSYS等商用软件推荐模型

  • 材料蠕变-Workbench支持蠕变模型

  • 应变强化(Strain Hardening)

  • - TBOPT=1,第一阶段蠕变

  • 时间强化(Time Hardening)

  • - TBOPT=2,第一阶段蠕变

  • 广义指数模型(Generalized Exponential)

  • - TBOPT=3,第一阶段蠕变

广义Graham模型

TBOPT=4,第一阶段蠕变

  • 材料蠕变-Workbench支持蠕变模型

  • 广义Garofalo模型(Generalized Garofalo)

  • TBOPT=8,第二阶段蠕变

  • 指数模型(Exponential Form)

  • TBOPT=9,第二阶段蠕变

  • Norton模型

  • TBOPT=10,第二阶段蠕变

  • 材料蠕变-Workbench支持蠕变模型

  • 组合时间强化(Combined Time Hardening)

  • - TBOPT=11,第一阶段+第二阶段蠕变

  • 有理多项式模型(Rational Polynomial)

  • - TBOPT=12,第一阶段+第二阶段蠕变

  • 广义时间强化模型(Generalized Time Hardening)

  • - TBOPT=13,第一阶段蠕变


最新培训课程
热门资讯
首页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关于正脉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产品与服务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工程案例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新闻中心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联系我们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视频课程
北京公司:北京市房山区天星街1号院14号西楼5层 西安公司:西安市未央区太华北路大明宫万达3号甲写16层 成都公司: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三街219号2栋8楼 电话:010-81387990 邮箱:bjxu@foxmail.com
微信公众号
抖音号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用于知识分享交流,同时尽力标明了作者或出处。如有内容涉及版权问题的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经过核实确认后会予以删除处理!
您的姓名
*
您的手机号
*
立即提交
立即咨询,获取CAE工程应用专业解决方案